「阿米巴」工作理念和思维方式,给我的启发很多,在这里,浅显的分享几个个人的理解:
1、“正向奖惩机制,不是成果主义。”
1)首先是奖励做的好的领导人及员工,有更大的事业舞台,承担更大的责任;
2)稻盛先生提到,如果一味地追求成果主义,只会激励各个阿米巴团体之间去争抢资源,恶性竞争,导致整体配合不好,阿米巴经营要的是整体效益。也就是公司整体效益。
3)那对于考核差的团队应该怎么做?
首先,还是需要公司协助,让考核差的团体了解自己的经营状况,将考核只是用作改善问题、提高经营业绩的方式,是挖掘人才闪光点的方法;而不是奖金分配的依据。
但是对于阿米巴业绩的考核和判定依据是什么?这块没太看懂。-_-!!!我还要更加仔细地去学习。
2、“单位时间核算,全员参与经营”
1)首先,对于公司来说,我们肯定要注重每个阿米巴团体对公司的交付结果;
2)同时也更要注重每个阿米巴内部的管理过程,全员参与出谋划策;让员工有成就感,归宿感,觉得公司能感受到自己的工作价值;
3)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,自发地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消耗,大家都为共同的交付额负责;
第三,
“向前一小步,文明一大步”这个例子,我想换一个角度把它讲完。
看到这句话,确实有些人可能是逆反的心理,“文明与我何干”?但对于贴标语的人,管理的人员来说却很苦恼,我可能已经付出了辛苦,但是结果却是失败的。
相反的,我也看过这样的一种设计。有一个商场,将这些方便设施 都设计成了 靶心的样式,那这样大家都有一个好奇心,同时也都能遵守文明道德。大大减轻了卫生管理者的工作,当然结果也是成功的。
我再举另一个案例。有一家公司大楼,每天上下班,来往的人络绎不绝。公司电梯的按钮经常损坏,因为来往的人都很焦急,因此会很重力气,或者多次去按楼层的按钮。电梯公司贴了一个又一个的提示“请轻按按钮”,却仍然有损坏。
电梯公司后来想了个方法,将电梯内部都换成镜子。每个进入电梯的人看着镜子里自己焦急的脸,就会慢慢放松下来,因为受周围人环境的影响,大家都不由自主地整理衣装,擦擦头上的汗,轻轻地按下电梯楼层。
从这2个小案例可以看出,不同的思维方式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。
3、稻盛先生在书中提到,“对于成功方程式的定义:工作的结果=思维方式努力能力”
1)“思维方式”是可以带来负面的、错误的方向。
有时候我们在想,明明付出了努力和才华,最后还是失败的,不被认可的。
从公式里看出,只要付出“努力”和“能力”,都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就;但是“思维方式”一旦走错方向,直接导致错误的工作结果。
2)相信每个小阿米巴都是有能量的,都是能给公司带来美好的收益。所以,在工作中遇到分歧时,我们需要及时和领导、同事讨论,并明确正确的思维方式,来保障步伐一致。有时候变换一种思维方式,也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总结::
学习了会议内容,对于网校事业部目前存在的问题,我们也一直在反思和总结。对于网校事业部接下来的目标是明确的。1完善产品核心能力,2提升项目交付能力。当然,这都是建立在鹏飞所讲的新面貌下。
对于测试部来说,目标也是明确的。丽娟在会议上曝光的一些数据和案例,也都是在研发体系里多多少少存在的一些问题。特别是提到的和测试团队相关的点,能引起我的共鸣。对测试部来说,质量监督是最重要的事。但是往往因为特殊情况、或交付的紧张程度会降低质量的标准。
目前我们已经在加速完善我们的标准产品。对于测试部之前缺失的专项和质量也会重新完善。我们相信,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测试部会更高效、更高质量的交付产品和项目。
最后,
在会议上,新伟和安莹也都提到关于售前和新人的知识培训,其实我建议可以使用咱们新的企培产品,这里有点自卖自夸的嫌疑。新的企培产品支持岗位培训,部门培训,新人培训,并能够灵活地进行过程管理和学分考核。减少新人的培训成本。帮助提升我们企培产品的核心竞争力。
最后的最后,分享一个题外话。
爱情公寓里的一句话:
点和点的距离,心与心的缘分。
聚在一起,共同为百家云奋斗,也是一种缘分。
团结一心,我们将成功。
Comments | NOTHING